1030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人物  >> 查看详情

带着瘫痪前夫改嫁!在余姚同光村,我拜访了一个叫罗建琼的女人

来源: 钱江晚报   日期:2020-07-15 17:35:40  责编:刘玉辉 
分享:
    那天,我跟着导航一路开车来到余姚凤山街道同光村。罗建琼的家就在319国道边上,她买好了菜站在路边等我。她说要留我吃晚饭,还提出让我晚上住她家,这样可以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
    50岁的罗建琼乐观健谈,看上去和村里其他女子没什么两样。她领我到家门口,一个坐着轮椅的男子出来迎我。这就是罗建琼55岁的前夫鲍平。
    离婚以后,罗建琼一步也没离开过前夫。她带着瘫痪的鲍平改嫁,和现任丈夫褚苗住到一起,三个人组成了新的家庭。这样的组合,常人第一次听见多半会觉得异样,但在宁波余姚这个小乡村,并不算新闻。

 
〖一〗
    这是一栋两层半的独栋房子,里外都装修得不错。门口有个院子,停着一辆红色现代汽车,那是罗建琼每天上下班的代步工具。轮椅上的鲍平气色很好,见到有人来家里,特别开心。自从出车祸以后,20年来这个男人几乎没怎么出过门,也很少有外人和他聊天。“即便坐在门口看看风景,也是好的。”鲍平说,但不能在轮椅上坐太久,最多两个小时,坐久了回到床上,腰背会痛,腿会抽筋。说起罗建琼,鲍平一脸地幸福。“我现在能活动了,太开心了,多亏了她。”鲍平说。
    车祸后的前10年,他一直瘫痪在床,手都不会动,没有一点知觉。现在手能自己吃饭了,恢复得很好,他对前妻的感激无法用语言形容。“20年来,她从没离开过这个家,无论有什么事晚上都要回家住的。”他说。时间拉回到20年前,1999年2月9日。鲍平骑摩托车下班回家,被一辆小货车拦腰撞上……那一年,他们结婚7年,女儿才6岁。这次严重的事故,伤到了鲍平的头和脊椎。从余姚当地医院转到杭州浙医一院,做了两次大手术,一直昏迷不醒。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鲍平终于醒了过来。又住了10多天的院,鲍平身体状况有所好转。每天住院费要1000多元,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受,脾气倔强的鲍平要求提前出院回家。本以为生活会慢慢回到正轨,但现实却很残酷。
    出院后,鲍平身体非常虚弱,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2001年8月,鲍平觉得两条腿越来越使不上劲儿,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浑身开始酸痛起来。到医院检查,由于车祸造成的脊神经受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慢慢形成了脊椎洞。鲍平再一次被送进浙医一院手术,这一次住了27天的院。罗建琼在家养猪挣的5万块钱,一次性花光了。
〖二〗
    “吃饭了,吃饭了。”我和鲍平才聊了半个多小时,手脚麻利的罗建琼就张罗好了一桌子丰盛的晚餐。白虾、红烧带鱼、炒鱿鱼、白切鸡等等。这个来自贵州的女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口味,早已融入了余姚。饭桌上,鲍平喝了点杨梅烧酒。村里的妇女主任是罗建琼要好的小姐妹,也来作客,她们用本地土话熟络地聊着家常。“她很好的,是我们凤山街道的好人,疫情期间还帮忙做志愿者呢。”妇女主任跟我说。
    饭后已近7点,明月当空照着这个娴静的院子。我和鲍平在门外又聊了会,罗建琼操持家务去了。“我还得为他准备明天的早餐呢。”罗建琼说。过了一会,我看鲍平需要休息,便把他推进房里。罗建琼过来,急忙把门带上,免得蚊子钻进来。扶鲍平上床,罗建琼给前夫做按摩,又端来热水给他擦身子,特别是两只脚,来来回回擦了好多遍。哎哟,今天害羞啦,不擦屁股了?”罗建琼打趣道。鲍平懒懒地躺着,咧着嘴笑。“我的下半身没有任何知觉。”鲍平说。
    在鲍平的床头,放着两只30斤重的沙袋,用来锻炼手臂。“别看他笑嘻嘻的,其实意志特别坚定。”罗建琼在一旁称赞说。在鲍平的床头柜里,放着各种补钙、补硒的药,还有一些消毒药水以及纱布。“要轮换着交替使用的。”罗建琼说,现在每个月的医药费需要1000多块,买什么药都是她一手操持的,这么多年服侍一名半身瘫痪的病人,她几乎成了半个医生。一楼,鲍平卧室隔壁的洗手间是专门设计的,方便他使用。讲到这里,又要说到房子了。房子是2004年造的,这个坚强的女人在最苦的日子里,一边护理丈夫、照顾女儿,还通过养猪赚钱造起了新房子。村里人说起这件事,都竖大拇指。“大概花了20万吧,那个时候工钱便宜。”鲍平说。
〖三〗
    那次不堪回首的事故,鲍平和肇事方责任对等,对方仅赔偿了部分医疗费和伤残补助费。这些钱很快就花完了。为了照顾丈夫,罗建琼没办法出门打工,但日子还是要过。于是,她请人在自家小屋旁搭了一个猪圈,开始养猪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最多的时候,家里养了四头母猪,100多头小猪,小猪养大以后再出售。那段时间,每天凌晨两三点,罗建琼就要去菜场捡人家扔了不要的菜叶和泔水喂猪。天亮后给家里做饭,护理鲍平,还要送女儿去学校。如今说起最苦的那段日子,罗建琼已经有些云淡风轻了。她说,2001年暑假,鲍平在杭州动第三次手术的那27天,她每天骑着摩托车在杭州、余姚来回跑。女儿可以送到亲戚家里,但家里的猪却不能不管。
    后来,有人告诉她,离家20里外的丈亭有一家五金公司,那里食堂有免费的泔水。罗建琼好高兴,每天骑着三轮车去拉泔水。渐渐的,罗建琼自学成才,成了村里的养猪能手,给猪消毒、打针、接生,样样都精通。我问她,那段日子苦吗?有没有撑不住的时候?
    罗建琼说,每天忙得头昏脑涨,有时候站着就要睡过去,哪有时间去想其他的,更没时间向别人诉苦。罗建琼和现在的丈夫褚苗是在2009年结婚的,离鲍平出车祸已经过去10年。
    在我和罗建琼以及鲍平的交流过程中,两人经常把这20年的时光分为前10年,后10年。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褚苗来了以后,鲍平的心情和身体都出人意料地好起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各方面也有了改观。罗建琼也不再辛苦养猪,有了新的工作。
    罗建琼和鲍平的结婚证,一直保存着。
〖四〗
    事实上,鲍平自车祸后从医院回到家中,就一直劝罗建琼改嫁。“不是自暴自弃,我是为她好。”鲍平说,他当时瘫痪在床,脑子也有伤,随时可能病危。当时,医生下结论说,他大约只剩下7年好活。鲍平像着了魔一样,有熟人上门,就托对方给自己的妻子介绍对象。但罗建琼一直不松口。
    “我就想着把他护理好了,把女儿养育成人,把猪养好,没有时间去想这事。”2004年造房子,鲍平也十分反对。他希望罗建琼带着女儿改嫁,造新房子没有意义。但罗建琼还是把房子盖了起来。那几年时间里,鲍平找了好多人,希望能物色到合适的人,能更好地照顾妻子和女儿。罗建琼看鲍平如此“执着”,就开玩笑说:“那这个人品质必须要好,还得住到我们家里,也不能再生小孩。”罗建琼以为,这个条件如此苛刻,可以让鲍平死心。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到2008年,鲍平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余姚鹿亭四明山区有个叫褚苗的男子一直单身,年纪比他小一岁。
一天,褚苗买了些东西来看鲍平,当然也有相亲的意思。
    出车祸前,女儿还很小。两个男人很谈得来,褚苗帮他翻身,买来饭菜送到他手里。此后,褚苗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过来看看鲍大哥,两个男人谈得多。对于这个突然出现在生活中的男人,罗建琼有些冷淡。褚苗一般来家里吃顿中饭就走,有时候罗建琼做饭,褚苗会去帮忙打打下手。
    日子久了,大家就越来越熟悉。“他是个好人,做事认真。”罗建琼慢慢认可了这个男人。2009年,罗建琼和褚苗在余姚当地一家酒店很隆重地摆了结婚酒宴,请了很多人来见证这段特别的感情。之前,罗建琼和鲍平办理了正式的离婚手续。鲍平告诉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是不接受母亲改嫁的。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
    “你总有一天要长大、嫁人,你的妈妈需要有个归宿。”现在,女儿不仅接受了这个继父,父女俩的关系还特别要好。
    在这个特别的家庭,这个叫褚苗的男人也特别了不起。
〖五〗
    褚苗是一个电焊工,目前在绍兴嵊州的一家钢构厂工作。采访当晚,褚苗还借同事手机给罗建琼打来电话,说手机落在公司了,而自己已经回到宿舍。褚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当时他在家,三个人坐在一起和我聊聊这段关系,那该多好。我提出想和褚苗电话聊一聊,罗建琼婉拒了我。“他对陌生人不好意思说话的,不像我。”罗建琼说。
    绍兴离家不算远。每逢节假日,褚苗都会回家。每个月发了工资,褚苗也会回来,直接把现金交给妻子。不回家时,也经常会打电话给鲍平,和他聊聊家里种的农作物长得怎么样,山上的笋收成如何等。
    在罗建琼和鲍平眼中,褚苗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男人。任劳任怨为家庭付出,不打麻将,不乱交朋友,很会攒钱。罗建琼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在舟山当老师。女儿刚工作时,褚苗提出希望给她买一辆车。“车是2016年买的,是一辆奥迪Q3,老褚出了不少钱。”罗建琼说。
对于目前三个人的关系,罗建琼和鲍平都很坦诚。“我们就是一家人,这个家只有一没有二的,钱袋子也只有一个。”鲍平说。他特别开心,褚苗来了以后,自己终于放下心来,身体也恢复得更好,现在可以自己下床坐到轮椅上,去厨房把饭菜热一下,也能到门外转转,坐上一两个小时。
    “我当他(鲍平)是哥哥,是亲人。”罗建琼说。褚苗刚来的时候,大家也把话挑明了。褚苗同意进入这个家,他理解罗建琼放不下鲍平,这正好说明了她的善良。“我就当鲍平是大哥,谁还没有大哥呢?”褚苗当时说。
    罗建琼现在在离家不远的一家工厂上班,就是那家当初免费为她提供泔水的公司。
〖六〗
    鲍平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货郎,他在义乌、温州批发了衣服鞋子钮扣等小商品,就像所有第一代浙江商人那样,背着巨大的袋子坐绿皮火车到全国各地去贩卖。后来,他和老乡在贵阳某个市场弄了个摊位。上世纪90年代初,同样在贵阳做小生意的罗建琼经人介绍认识了鲍平。一开始两人并未谈男女朋友。她只是觉得这个浙江男人豪爽正直。再后来,罗建琼的表姐嫁到余姚同光村。罗建琼也跟着跑来了。来之前她给鲍平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来你们那儿了,有工作找工作,没工作就当玩。
    鲍平收到信后,跑到罗建琼表姐家找她,两人就这么好上了。1992年,两人领了结婚证。“那时年轻任性,但我们确实挺有默契,不说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罗建琼说,那时的鲍长得很帅在当地也很吃得开。原本,鲍平和一个余姚本地的女孩订过婚,但因为罗建琼,分手了。
    “也许这就是缘分了,我也没想到会嫁到几千里外的宁波。想家的时候,就唱唱家乡的山歌。”罗建琼说。最难熬的那十几年,这个要强的女人一直没回过老家,不想让人可怜同情。直到女儿考上大学,她才带着女儿回贵州遵义的乡下,看望亲人。
    目前,罗建琼在丈亭一家五金厂做统计工作。就是那家当初免费为她提供泔水的公司。每天早上,给鲍平做过护理,7点10分出门,下午5点多回家时,家门口通常会有一个坐着轮椅上的人在等着她回家。“我出事以后,朋友少了,也出不了门。虽然她不再是我的妻子了,却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依靠、最亲的人。”鲍平说。
〖采访手记〗
    在这段三个人的关系里,每个人都是主角。作为普通老百姓,日子一天一天过,没有必要去纠结谁对谁的感情多一点。虽然不方便采访褚苗,但我相信,这三个人真的就是一家人,一个劲,一条心。正如鲍平所说,“我们三人,从没有私心,只有一没有二”。不是品性相同的人,也走不到一起。
    积善之家有余庆。“阿里天天正能量”给罗建琼的评语是这样写的:一个平凡的女人,带着瘫痪的前夫再婚,与现任丈夫一起担起照顾前夫的责任。这件事谁听到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却是真真切切发生在罗建琼的身上。她把本不属于自己承担的责任担上肩头,既饱含情义,又富有担当,令人十分敬佩。常言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在罗建琼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的爱,看到了女性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祝福他们,相信风雨过后,定会迎来彩虹。(本文中鲍平、褚苗均为化名)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吴祖楣:湾底,致富路上的“宁波红”

          1946年9月生,男,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人,中共党员,现任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党总支书记,鄞州天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市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宁波市第九、十、十一届党代表和浙江省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2002年被评为鄞州区优秀党员,2003年被评为鄞州区十佳“四型”先进党组织书记,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为民好书记、浙江省劳动模范。   上榜理由:   作为村支书和创业领头羊,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 [阅读]

  • 40年印迹 | 从贫穷村到明星村!看这个村如何奇迹般崛起

      △吴祖楣(中)     清晨的阳光洒在一幢幢小洋楼的屋顶上,身着T恤衫、头戴棒球帽的吴祖楣已开始“巡村”。看到应约前来的记者,他热情地打招呼,随后带记者按照他日常巡查路线,参观村中心广场、非遗馆……现代的小洋楼和古色古香的戏台、古桥完美地融合在这个鄞东的村庄。     40年来,正是这位皮肤黝黑的男人,带领湾底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奇迹般崛起,从一个&ldqu... [阅读]

  • e代驾党员先锋司机为医护英雄免费代驾

     7月1日,e代驾社会公益事业部携手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救援委员会及代驾司机党员先锋队前往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为医护人员送上消毒凝胶、N99口罩、护目镜、清凉礼包、代驾卡等抗疫物资。 e代驾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整个社会都在力所能及的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医护人员更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医护人员经常加班到深夜,因此我们的党员司机先锋队将免费为这些医护人员代驾,预防疲劳驾驶,安全护送到家,为抗击疫情发挥作用。 作为一家具有公益基因的互联网企业,e代驾自成立之... [阅读]

  • 贵州福泉探索双拥工作新载体精准帮扶退役军人脱贫致富

        7月8日电  (记者金歆)走进贵州福泉市陆坪镇藜山片区,一个集种植、养殖、农产加工及生态休闲产业于一体的园区异常醒目。该园区采取“土地流转+合作社+基地+农户”“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吸纳由退役军人创办的19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近2亿元,吸纳退伍军人就业创业200余人,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这是福泉市推动双拥工作提质发展的缩影。   近来,福泉积极探索新途径、完善新体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