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查看详情

代表委员热议:医药卫生产业创新仍待加强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期:2021-03-08 08:28:35  责编:刘玉辉 
分享:

   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态势显现,但一些尚未破局的老问题以及由新形势新情况引发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仍待解决。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医药产业顶层设计,打通新药立项、审批、生产、使用、保护等环节;同时,医疗器械方面,应加快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

  创新药物研发能力薄弱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国内医药行业源头创新能力较弱,生物技术公司、医药研发公司规模普遍较小,科研能力弱,难以支撑真正的科技创新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表示,新药研发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但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制药企业超过7000家,但大多以研发仿制药为主。罗永章认为,由于长期缺乏创新,仿制甚至抄袭思维盛行,导致企业陷入“不能创新、不敢创新、不想创新”的窘境。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也表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存在原始创新短板,主要表现在创新研究缺乏有转化意义的新机制、新靶点;临床研究资源不足;研发聚集于热门靶点现象明显,普遍存在同质化等方面问题。

  不过李燕指出,目前我国创新药已进入全球第二梯队前列,中国对全球研发管线产品数量的贡献跃升至约14%,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她认为,利用好战略机遇期,把握好时间窗口,做好国内发展,支持引导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长期战略意义。

  除医药研发创新缺乏外,我国医院学术研究和创新也有待加强。农工党中央建议,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滞后于构建医药创新产业链的需求。

  “提高临床研究能力和水平对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医药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农工党中央表示,目前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对于临床研究能力设置的权重偏低,医院建设临床研究病房的周期较长,医学教育缺乏专门针对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的课程和培养体系,精通临床试验设计、分析和评价的人才匮乏。

  高端医疗器械仍待国产化

  除了创新药物研发能力薄弱,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也存在明显瓶颈。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集团国药控股董事长于清明表示,虽然近1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长足发展,在中低端领域已经占据明显优势,但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核心部件、关键技术上存在明显瓶颈。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虽然部分国产创新高端医疗器械在技术和质量上已与进口产品相当,但由于招标制度、医保政策、品牌依赖等原因,导致国产高端医疗器械采购应用存在困难,部分医院引入国产医疗器械的意愿不强,以致医院大多高端医疗器械仍以进口产品为主。此外,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小、多、散现状仍未改变,缺少中介服务、社会资本和产业的有效对接。同时,在医疗器械审评方面,我国存在监管理念较滞后、评审标准不明晰、评审队伍人员不足、审批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

  于清明认为,需要加快形成政策引导、龙头牵引、行业协同的创新发展格局,加快建立企业创新联合体,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关键技术、急需产品和整机设备的攻关,实现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要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着手,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战略高度;继续支持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技术升级,掌握核心技术,避免被“卡脖子”的隐患。他建议,推动加速实施专项规划、提升认知度和认可度,破解“应用场景”缺失难题,保障国产医疗器械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短板,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应进一步加强医、研、企之间的合作,增强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医药方面,农工党中央建议,鼓励以精准治疗和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药创新,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作为新基建投资重点领域,加快突破技术瓶颈。系统梳理医药产业链,摸排有潜在风险的关键环节和关键产品,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现自主可控。有的放矢地补链强链,巩固优势品种的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品升级。

  同时,紧扣医药产业链,以临床需求为引领,打造一批科研单位、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具有国际资质的研发、检测、认证平台,提高开放共享和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首创研发能力和生态系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载体,形成科学研究向产业转化的高效循环。

  高端医疗器械方面,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应构建医、研、企紧密结合的医学创新联合体,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引导科研人员围绕临床需求开展定向研发;加强对医疗器械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核心部件企业产业化工作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此外,对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样重要。罗永章表示,医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未来生物产业的必争之地,应加大对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

  罗永章认为,应健全法规体系、保护研发主体权利,药品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是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不应是技术工艺细节,可在不降低审评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减少对技术工艺细节的披露要求,允许申报主体保留不完全披露关键核心技术细节的权利。在监管体系层面也应明确泄密法律责任,对药品注册审评从人员到流程实行全过程监管,对关键核心技术资料的提交、保存、审阅和调用等环节加强管理,做到制度和实操层面都无死角,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泄露行为的惩罚力度,明确泄露关键核心技术的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国家药监局批准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上市

       3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特别审批程序应急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清肺排毒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化湿败毒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宣肺败毒颗粒上市。   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武汉抗疫临床一线众多院士专家筛选出有效方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的成果转化,也是中药注册分类改革后首次按照《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020年第68号)“3.2类 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 [阅读]

  • 不合规药为何“一路畅通”流入市场?

       药品安全关系着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10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18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涉及多个生产企业的11种药品。为何不合规药品依然能够在市场上流通?有专家分析,此次药品不合规所涉及的问题不仅起源于生产端,也涉及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建议需加强全链条药品监管。   部分不合规药品流入市场   此次发布的18批次不符合规定药品中,涉及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颠茄氢氧化铝片、参麦注射液、黄精(酒黄精)、红景天、前胡、秦艽等11种... [阅读]

  • 回扣归零 集采重塑药业利益链条

      “以前,品种越好,拿到的回扣越多。”一位大型药企负责人陈明(化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然而,药品集中采购实施后,医生和医药代表的回扣直接归零。经销商或寻求其它未集采品种,或因实力不济,干脆转行卖化妆品、保健品。   集采趋于常态化,第三批已在全国落地实施,第四批也拉开序幕,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重点品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药企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成为研发型企业,不断有研发新产品问世;二是成为规模化生产企业,布局原料制剂一体化,这样参与集采就具备报价优势。   ... [阅读]

  • 华纳药厂陷专利诉讼 销售费用猛增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纳药厂”)将于12月15日上会,接受科创板上市委的审议。     此次申请上市,华纳药厂拟募集资金13.82亿元,用于年产1000吨高端原料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及二期续建)、年产30亿袋颗粒剂智能化车间建设项目、中药制剂及配套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药物研发项目的建设之中。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公司近年来收入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用也在飞速上升,且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