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0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  >> 查看详情

人勤春来早 许多种地“老把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期:2023-02-13 09:13:53  责编:刘玉辉 
分享:

   眼下,正是河南省冬小麦开始浇灌返青水的节点,河南省上蔡县后陈村村民赵光辉就已踏上外出返工路,放心地离开了自家近300亩还没浇水的庄稼地。

  人勤春来早,这是许多种地“老把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以往,许多农民在过完春节外出打工前,都会提前给自家地浇上返青水。而记者近日走访河南田间地头发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下,农民一改过去早浇地的习惯,在外出打工时用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浇地。

  记者电话连线赵光辉时,他已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我不仅能远程操控设备开关,还能通过手机App看到实时出水画面,监测设备的耗水量、耗电量、土壤墒情等情况,随时掌握浇地的进展。”电话那头的赵光辉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这边自家地里的绞盘式喷灌设备就开始了浇灌作业。

  近些年,随着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系统的普及,集聚智能灌溉控制、土壤墒情管理、作物病害测报、水肥一体控制等功能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河南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通过系统数据来指导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促进了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智能绿色方向转型。”上蔡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卫国说。

  农技水平的提升让种地越来越轻松,用电设备的改造则让种地越来越稳定。河南是较为缺乏自然灌溉条件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对农田机井设备依赖性较大。近年来,河南电力部门通过新建改造农田机井用电设施、加强农村供电服务水平,让农民实现了春灌期间用电无忧。

  尉氏县种粮大户陆爱东对此感受颇深。“以前地里的变压器电压低、机井少,位置也远。现在不仅电压上去了,机井数量也多了,每50亩地就有一眼机井,彻底缓解了我们的用水焦虑。”陆爱东说。

  在商丘、开封、安阳等地,依托“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各地电力部门不断对农田机井设施进行增容改造。截至2022年底,河南已累计安排投资137亿元,建成机井配电变压器7.61万个、供电线路12.45万千米,有效满足了农业灌溉用电需求。

  与此同时,河南各地电力部门纷纷成立党员服务队,提前进入“春检”模式,保障春灌期间用电设备不出故障,随时满足农户用电需求。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需要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另一方面,需要对养殖业、小企业进行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全链条治理能力,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多措并举,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建设美丽乡村,宜业宜居同等重要。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的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环境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其中,总磷主要表征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情... [阅读]

  • 筑牢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一座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旧窑厂,经过改造修复,即将打造成集旅游休闲、民俗传承、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园。1月29日,湖北盛鑫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组织机械和人力,在湖北襄阳谷城县盛康镇加紧建设回龙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主体已完工,配套随后跟进。”该项目负责人任光春说,这是谷城县保存最完整、规模较大的一座旧窑厂,恢复原貌后再增添一些烧窑工具,可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   农耕文化园地处谷城县... [阅读]

  • 种上“南红果” 日子更红火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松山镇北沟村种植果树的历史悠久。因为下雪,村民李玉杰只能待在家里,“要不就领人上山剪枝了,种果树冬天也不能闲着,一年需要剪枝两次,分为冬剪与夏剪。”   李玉杰与她丈夫王胜文原来种了50多亩地的南果梨,前几年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明推广种植新品种“南红果”,开始大家也不敢种,因为换品种好几年不结果没有收成,都有所担心。   王胜文开始也是有顾虑,但李玉杰看到李明试种成功... [阅读]

  • 50年攻关只为一头好牛——“太行云牛”育种记

       去年,“太行云牛”选育列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良种联合攻关项目。作为山西未来“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之一,“太行云牛”的育种方向进一步明确为肉牛专门化品种,围绕现役种公牛维护与应用等5个方面展开了技术攻关。   “到我这一棒的时候,已经是第四代了,从1973年和顺黄牛改良算起,到肉牛新品种雏形‘太行云牛’,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