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 查看详情

歌声响起,这群山里娃再次让我们动容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日期:2022-02-22 10:20:50  责编:刘玉辉 
分享:

   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再一次登上舞台,用希腊语献唱奥林匹克会歌。伴随着孩子们清澈的歌声,奥林匹克会旗在“鸟巢”缓缓降下。

  前不久的开幕式上,正是这群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的孩子们,用独有的纯净和质朴感动了世人。闭幕式上,孩子们换上冰蓝色绣花双鱼服,寓意年年有余。

  山里娃登上冬奥会大舞台的故事“刷了屏”,也沸腾了村庄。

  马兰花合唱团的44名孩子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及周边村庄。记者来到马兰村采访时,看到村子也“与时俱进”,村口摆上了孩子们在北京演出的展牌,悬挂起了“热烈欢迎马兰花合唱团载誉归来”的条幅。

  11岁的席庆茹是马兰花合唱团的主力队员。与记者见面时,席庆茹正在积极备战闭幕式演出。“有了开幕式的经验,我们不会那么紧张了,效果应该会更好。”

  这群山里娃多是第一次去北京,对于能有机会到北京演出,孩子们都很兴奋。

  12岁的合唱团成员李俊璇说:“很高兴第一次表演就登上了这么大的舞台,在北京完成了一系列小心愿,不仅在‘鸟巢’演出了,还去天安门广场看了升旗。”

  对席庆茹来说,则是很兴奋能有机会让全世界听到大山的声音,听到马兰的歌声。席庆茹嗓音清脆,从小喜欢唱歌。“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跟邓奶奶学音乐,学会了弹吉他、拉小提琴。长大后想成为和邓奶奶一样的老师,教山里面的孩子唱歌。”

  她口中的邓奶奶是79岁的邓小岚。邓小岚是原《晋察冀日报》社长邓拓之女,她出生后不久便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老乡家,在那里生活了3年。

  2004年起,为了改变马兰村的贫穷面貌,退休后的邓小岚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这一坚守就是十八年。她为村里修建了校舍,教山里娃学音乐,种下梦想的种子,带领孩子们走出大山。

  合唱团成员白梓慧的父亲白宝栋说:“孩子学音乐后变化很大,以前不太敢讲话,跟邓老师学习音乐之后,经常把从邓老师那学到的东西表演给我们,自信满满。”

  “山里孩子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邓小岚说,这些孩子们带着泥土的芬芳,很纯粹、很干净。她真切地看到,音乐让山里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更美丽了。

  马兰村是一个有着700多户、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由马兰、坡山、上庄等22个小自然村组成。2020年2月,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如今这个偏远沉寂的山村已是旧貌换新颜。现在的马兰村新建了14栋民居,可集中安置其他21个自然村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500多户。音乐唤醒了这个小山村,马兰村正在围绕音乐发展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走进马兰村,只见村南一座新落成的灰色圆形舞台背靠青山,碧水环绕,远远望去犹如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这是由邓小岚筹资新建成的月亮舞台。今后,马兰儿童音乐节有了真正的舞台。

  今天的马兰村,有了三张响亮的名片——红色马兰、音乐马兰、生态马兰。马兰村党支部书记孙志胜介绍:“马兰花合唱团的走红为我们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我们将以月亮舞台为载体,努力把音乐节打造成在京津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助推马兰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新闻

  • 世界首个“双奥社区”的奥运精神传承

       近日揭幕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雕像,与2008年落成的顾拜旦、萨马兰奇、罗格三座雕像相映生辉。如今,这组奥林匹克人物组雕已成为“双奥之城”北京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时隔14年,奥林匹亚的火种再次跨越万水千山来到北京,点燃奥运激情。刚刚结束的中国春节长假里,在这组雕像前拍照打卡的民众络绎不绝。雕像所在的东四街道正是世界首个“双奥社区”。   “十多年前,位于东四街道的青蓝大厦曾作为北京奥运会申办和筹... [阅读]

  • "冷资源"迸发"热效应" 张家口借冬奥端稳"雪饭碗"

       因参与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全球有了较高的曝光度。事实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张家口也有灿烂的注脚,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张家口也被称为“长城博物馆”,拥有长城的重要关口——大境门。   如今,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多都是因为冬奥盛会。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这不仅提升了张家口的国际知名度,也提速了张家口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底,&ldq... [阅读]

  • 用镜头注入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最近,张艺谋有点忙。由他担纲总导演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彩亮相,而他与女儿张末共同执导的电影《狙击手》也登陆春节档。近日,张艺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人生很难有几次这么巧地赶上这些时间节点,所以今年的春天对我来说特别不寻常。”    张艺谋所说的不寻常不仅指他的这段经历,也关于《狙击手》这部电影。虽然作品是抗美援朝的战争题材,讲述的却是发生在不起眼的战争角落里一场普通的遭遇战——“冷枪... [阅读]

  • 二氧化碳快速“造冰”技术打造“最快冰面”

       北京冬奥会已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为了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天津大学马一太、田华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支撑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面”。    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对于这两个项目而言,优质的冰面有助于运动员取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