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查看详情

颂诗献英模 郭曰方《共和国科学家颂》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来源: 新华社   日期:2021-04-01 19:14:43  责编:刘玉辉 
分享:
  3月31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郭曰方创作的《共和国科学家颂:52位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新书发布会于3月31在北京举行。诗人郭曰方曾任中国科学报总编辑,现为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出版诗集、散文集等各类著作100余部,作品被翻译为英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尤其是他歌颂祖国、歌颂科学家、歌颂时代楷模的诗歌作品,受到全国中小学生喜爱,曾在我国各地学校举办了近50场《科学与祖国》专场朗诵演唱会。
  《共和国科学家颂》入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亲近经典·凤凰引读者”丛书,收录了郭曰方歌颂建国以来各领域科学家的诗歌作品。在这部作品刻画的科学家中,既有在建国初期开创和奠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李四光、竺可桢,又有在百般困难中为祖国做出卓绝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还有新时代涌现出的时代楷模袁隆平、钟南山、欧阳自远、南仁东、黄大年等。本书体现了郭曰方“新、真、情、深、精”的创作理念,用艺术的形式讴歌科学家,不但是对科学家的致敬,也是紧扣时代主旋律、传递时代精神的力作。
  中科院科学家、世界水生态领域研究知名学者许木启和中科院文联副主席、中科院作协主席郑培明认为,从郭曰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科学家的精神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弘扬,无论是老一代先辈,还是新一代年轻科学家,都有一股子劲儿。在科学上我们好强争第一,在祖国人民面前我们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这股劲儿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发布会上,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艺术家刘纪宏声情饱满地朗诵了郭曰方的作品,他表示:“郭曰方的作品用诗歌的感染力刻画了新中国科学界英雄群体的崇高形象,既浓缩了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功绩,又着重刻画了科学家最光辉、感人的人生片段,直击人心。很多人觉得科学离日常生活很远,但科学家的精神离我们很近,我们不但应该关注科学发展,更要学习科学家们自强奋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 13911566744(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集中国现代版画创作之大成 《时代印迹:中国版画一百年》在京首发

      3月31日,由江西美术出版社主办的《时代印迹:中国版画一百年》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版画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其特有的风格和优势,彰显出近现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着力表现爱国、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进程,给人们带来了鼓舞和力量。《时代印迹:中国版画一百年》将版画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型画册的形式图文并茂地综合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为时代立碑作传,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时代印迹——中国版... [阅读]

  • 品味红色经典:将青春融入时代的洪流

       这是杨沫小说《青春之歌》中,卢嘉川、许宁与青年同伴们对出路问题的思索和回答。20世纪30年代初,除夕之夜的北平,外面寒风逼人,10余位青年聚在一处热烈交谈,燃起情感与思想上的温暖篝火。他们思念沦陷的东北故乡,痛陈腐败的当局统治,愤恨日寇的侵略,欢呼红军反围剿的胜利,民族的生死存亡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席间旁听的人中就有小说主人公林道静。   据说,这个难忘的除夕之夜是以作家杨沫的亲历为底本的。1933年的除夕之夜,杨沫参加了一场进步青年聚会,深深地被他们的爱... [阅读]

  • 高校图书馆门前种小麦 网友:这很农大

           3月1日,记者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看到,图书馆门前的一块空地种满小麦,这个季节,满眼绿色。不少网友说这很农大。据四川农业大学后勤管理处老师冯永林介绍,从2010年成都校区启用后,图书馆门前的这块空地就开始种植农作物。根据季节种植过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主要目的是为了打造景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体现学科特色。   [阅读]

  • 现实生活为中华诗词注入新活力

       创新,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使命。百年新诗,没有创新,就没有新诗。胡适当年倡导“新诗革命”,就是认为旧体格律诗僵化、陈旧,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指出:“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但“新诗革命”只看到格律诗守旧的问题,没看到中华诗词里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审美基因。当然,中华诗词也面临时代性和创新性不够等问题,以致诗词远离大众、远离时代。今天我们讨论中... [阅读]